找到相关内容363篇,用时4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澈见本心问答集(2)

    佛性。  2、问:君言:“何事何物能免于业力之外?这是自然法则,谁能例外?即使是圣人也不能例外于这一点。”   答:“诸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。”因菩萨自净其意故,自然能思善,,即执著...名见如来,无须避六尘而修。   问答篇十二  1、问:如何降伏嗔恨心?  答:训练“以无所受而受诸受”之法,可使嗔怒止于未生时,是为无生法忍。即是:“诸作,诸善奉行”,然后思善。也就是说: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656671.html
  • 原始佛教及部派佛学的心性论

    所述,大众部等所说本净的本性心、无记心,颇似先秦儒书《中庸》“喜怒哀乐未发”意义上的性及王阳明所谓无善无的“心之体”,与《坛经》“思善”意义上的“本来面目”从表面上看也大致相近。从佛教基本...大乘也不以有分心、无记心为本心、真如,慧能在教惠明“屏息诸缘,勿生一念”,良久,说“思善,正与么时”后面,还有句“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”,宗门中人历来都认为这最后一句最为紧要,应为问句(现代...

    陈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5849042.html
  • 论禅宗思想中的内在性与超越性

    思善,,是什么?师回庵,寂然宴坐,天神自此觅寻不见,如是三日乃绝”。良价批评道膺的基本点,就在于道膺是个人怎么会相信那些神秘的神通呢?“思善,”是什么意思?这正是慧能叫人持着那些自己想像出来的莫须有的东西。《禅宗传》载:“明上坐向六祖求法。六祖云:汝暂时敛欲念,善恶都莫思量。明上坐乃禀言。六祖云:思善,,正当与时么,还我明上坐父母未生时面目。时上坐于言下,忽然默契,便拜...

    汤一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2565745.html
  • 宣化上人解说“十八空”

    早日报名参加。   “生”,生无明,生智慧;既不生无明亦生智慧,即入“思善,”之妙境界。没有无明没有智慧是本来自性之大光明藏,所以没有所破,亦没有能破,此乃“生”之理体。在这境界上...     复次菩萨摩诃萨。观一切法空。如实相。颠倒。不动退转。如虚空无所有性。一切语言道断。起。无名无相。实无所有。无量无边。无碍无障。但以因缘有。从颠倒生故说。常乐观如是法相。是...

    宣化上人讲

    |宣化上人|十八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7/05414511452.html
  • 平常心的般若禅观

    道”。六祖有云:“思善,正与么时,何是明上座本来面目”。庞女深得此修道要妙,才有“ 来吃饭倦来眠,直指修行玄更玄”之谓。吃饭睡觉皆做梦幻如是空观,无实有能吃能眠之者而无我相;亦实无饭眠可得,而...百丈怀海禅师脚踏实地,从自身的日常生活着手,建立了《禅门清规》,提出“一日不做,一日食”,改变丛林中人“坐而论道”的习气。以一颗平等心、平常心去实现“道不用修”的旨趣。从“民禅”到“农禅”,开启了禅宗...

    胡春业

    |般若|平常心|空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2/22424634863.html
  • 儒佛之辩与宋明理学

    极致之论,两人在儒释道三教一致论,及佛教生存智慧与儒教的道德境界比较论中,意见相左,无法归一。  第三、良知与禅之辩。守仁自揭致良知之教后,斥其类禅屡屡有人,守仁亦否认。他说:“‘思善、时认...“本来面目”指本有清净佛性。“常惺惺”指常常警觉以保存佛性。“思善”是指排除一切思想欲念的工夫,以体认本来佛性,使主体还原本来面目,即心体。他把佛教的“本来面目”与其“良知”相比附,以“常惺惺...

    张立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3640760.html
  • 欣赏禅诗,须了禅境

    无顿悟禅之说,实是从名相上不能融会贯通,执著“壁观”为渐,“思善,”为顿。顿渐在人之根机的利钝,明心见性之法也只一种,迷人渐修,悟人顿除。可见,如果懂得参禅,也应懂得欣赏禅诗,而欣赏禅诗,也...生贪著的“闲人”境界从自心中流出,而不是靠外界环境来创造禅境的。永嘉禅师说:“常独行,常独步,达者同游涅槃路,”即此是“不是闲人闲不得,闲人不是等闲人”,。已被尘境所惑的如如境界。  虚云和尚...

    刘寿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1542403.html
  • 我执障道

    言道者当体即是,行者只要思善、,当下有个觉知历历的觉知,但对境无所起心,这个就是「道在其中」了。按语说:「当体即是,动念即乖。」也就是这个意思。起心动念时是否有个觉知心在,此觉知心对境能如如...我且置而说,和尚您如何?见道否?)   师曰:「有汝有我,展转不见!」   (因为汝有我相,亦使我离体,互相应缘而失本真,起心动念终失其道。)   曰:「无我无汝还见否?」   (现象界...

    玄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4244056.html
  • 元音老人谈三宗

    金刚经》, 即便开悟。得五祖开示证明后, 为惠明说法,  亦只说: “思善, , 正与么时, 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  目。”惠明即于言下大悟。闻教参什么话头!  提起这则惠明公案, 也曾闹过一场纠纷。有人说: “这是六  祖直指。思善, , 一念生时, 而了了分明落断灭的  那个, 即是本来面目, 那个应作 that 解。”有人说: “不对,  那个应作 what 解, 叫他...

    元音老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0149598.html
  • 谈悟道机要

    ,开悟不外由闻法及修行两途径。像六祖因闻“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是属“说通”;教惠明“思善、”,待惠明息下万缘后,反问&...灭门与真如门。”生灭心的本质就是生灭为性,由于他一直逝去,所以他就一直要不断攀缘,以延续他的“新生”。他耐不住无事、喜欢空寂,总是停下来;一旦消逝,马上又寻找新缘...

    杨云唐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4552312.html